Translate

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

當蘋果長蟲的時候 - Mac維修大事記 1.iMac主機板維修與GPU Rework (重工)更換

說到Mac維修,就不得不提蘋果,老虎哥是Steve Jobs的支持者,也是蘋果產品的愛用者,雖然話說這家工司最近越來越有快壞掉的跡象,但是在沒有更好的替代產品出現前,也只能默默接受事實(攤手)。



蘋果這家公司很奇怪,怎麼說呢?老虎哥有朋友再蘋果供應鏈裡面上班,他說:蘋果常常不計代價的要求最高品質的零件,甚至到無理取鬧的程度。這點,老虎哥自己的相關知識裡面知道,要將iPhone 4的不鏽鋼機殼作為大量生產的產品,這個要求的難度接近於要求市售車有全CNC零件一樣的刁難(這部份老虎哥日後會有專文介紹),然而,這商品現在不是滿街都是嗎?






有人會問,既然用料這麼好,設計優良,為什麼還會壞?修起來還那麼貴?這個嘛,蘋果的故障不像日系電器那樣有設定壽命,在我看來,大部份的蘋果設備的設計 都是為了用到產品被自然淘汰而設計的,當然還是有東西是設計瑕疵,酸民先不要跳出來,忍一下,等等該拿出來鞭的不會少的。

當初2004年時,老虎哥買了這台17吋iMac,那時後賓士剛推出奈米烤漆不久,這機器簡直是奈米高科技、人類智慧的結晶(咦,關奈米屁事), 擁有了它就好像擁有全世界,上網都覺得同一個網頁在我的電腦上顯得特別高級,產出的paper也光鮮亮麗了起來,連帶整個人都高級了起來,胯下都變成香的。


iMac一路陪伴我到2008年的時候,它開始不穩,那時候每天都活在愁雲慘霧中,國外論壇充滿著爆漿電容的照片,這天,我把它拆開了...開始了老虎哥業餘修蘋果的第二春,寒冬中的草地,頓時又綻放了鮮花,哪怕只是一朵小菊花...


圖片中第一代的比薩機,相信是很多老蘋果的工作伙伴
但iMac這產品可以說是多災多難
從一開始蘋果發表的電源供應器召回計劃,到後來影響層面廣泛的nichcon電容爆漿事件,GPU熱死(從eMac G4到目前INTEL Mac都有見過)…到後來的面板變色等等…實在問題不少…
但是排除零件不良以外,核心問題出在”熱”,熱會讓所有電子零件的壽命減低,讓散熱膏提早失效,讓電容的ESR壽命減短,當ESR壽命結束,事情只會越來越嚴重,nVidia的GPU特別容易熱死等等(這個上代MacBook的8600GT狀況更是淒慘...),如此惡性循環最後機器葛屁…

這部iMac G5前鎮子就已經有預兆了,風扇常常轉的跟吹風機一樣,有時進入睡眠再喚醒時,常常CCFL要點兩次才會成功,那時就有心理準備隨時老朋友會蒙主寵召…不過沒料到這麼快,快到我不能接受…有一天在跑CS3時突然發生某些特效一啟動就花屏…重開機又正常,當初不以為意,之後越來越嚴重,機器一熱就出現抖動,雜訊,黑方塊,花屏等等…
我經手過的新舊Mac其實不少,我心理評估過,我目前不需要換新機器,沒有那樣的需求,老朋友有感情等等,決定將它從鬼門關前拖回來…



先拆機,電容問題有出現,通常會爆的電容大多是nichcon的HM,這部機器上是Rubycon的MCZ,這種電容出問題的機會很少,不過運氣特好的還是被老虎哥給碰上了。



電源供應器是台達,我修Mac的經驗,出問題的大多是康舒與三星,台達沒遇過壞的...
好,電源供應器排除


主要問題是GPU被熱死了,其實一開始我打算買一塊良品回來換,但是後來反覆思考後,決定突破這個問題,一片蘋果主機板貴貴的,總不能每次都逃避檢修主機板的問題,更要想辦法預防再度熱死的問題


先從工業設計說起,拆開的iMac,請先看左邊的CPU與GPU的散熱模組,這整個模組完全是銅製品,確保散熱性能,我驚訝的是,怎麼會有一家公司在看不到的機殼內的散熱器上加裝飾板?每根電線的設計是這麼樣的整齊,連PCB的Layout都有特別為了零件排列整齊而做的特殊設計,這點完全符合追求完美的老虎哥的嚴格標準。全機總共有三個風扇,除了冷卻CPU與GPU有專屬風扇外,主機板與硬碟,還有電源供應器其實是透過整體系統熱循環發散,而非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的一個裝置一個風扇設計,也就是這台機器安靜的原因。
看看CPU供電的三相穩壓設計,CPU的部份就用了14顆2200uF的日本Rubycon電容,這麼大陣仗的CPU供電,令人忍不住誇獎,可惜剛好遇到了2000年初日本電容電解液配方有問題的時候,所以這批機器都有爆電容的問題,這點是非戰之罪,絕不能說是蘋果偷料。



決定試著維修後。開始拆主機板

每一顆螺絲我都會記錄位置

這邊有地雷,拔電源供應器需要一個角度,太大力會爆殼



這邊要注意,無線網卡的天線要先拔,不然等等拆板子一拉整條天線被扯下來




角角邊這線很脆弱,在拆時要小心


硬碟溫度感應器的線,要小心,扯斷機器風扇會跑全速



依序把所有零件卸下來後




可以拆主機板了,注意北橋晶片有塗散熱膏,散熱膏久了變很黏,要稍微搖一搖邊拔,不能太用力,不然主機板被拉內傷就慘了





卸下散熱器







這是個該鞭的地方了,蘋果在CPU與GPU煞費苦心的使用同一個散熱器,還用了這麼高品質的散熱器,然後..你砍砍...在GPU上面給我墊一塊散熱膠導熱,以現代GPU的發熱量,這遲早會死的嘛,這裡老虎哥曾經懷疑是不是有雷?但是蘋果使用銀材質散熱膠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,包含現在的產品裡面仍然可以看到這塊小白墊的蹤跡,在這次的維修裡面,老虎哥去訂製了一塊可以補足散熱器與GPU之間高度的銅片,有沒有效呢?由溫度軟體的數據看起來差不多...


所有的散熱膏大概也都固化的差不多了



一抹…都粉掉了…

原兇出現,nVidia的GPU



幫兇噴火龍Power FX970 CPU(PowerPC G5)



博通網路晶片


IBM整合控制晶片(南北橋合一)




機殼,蘋果為了幫整合晶片散熱,還幫它做了一塊獨立的銅散熱器



可以看出來機內曾經過熱,有零件燒毀的煙,還在機箱內留下氣流循環的痕跡…

iMac這代開始到最新的27吋,氣流走法都差不多,我個人認為這部分沒有太大的改善空間(不在意外表者除外),可以作文章的地方是於熱傳導跟熱容量有改善空間

在這邊我們可以來看看Mac好聲的秘密…很多錄音室用Mac,很多人說Mac的音質比一般PC好,但是總是不知道原因,這次我們可以一起來揭密




看看類比電路部份,蘋果竟然再數類解碼的部份使用了發燒的BB晶片,Dale電阻,難怪老虎哥一直覺得蘋果的設備播音樂的素質不錯,這點看來就不是心理作用了。


VISHAY(Dale) SMD電料,這顆比較肥,看的到商標,一些小顆的用放大鏡看的到,懂電料的人就知道VISHAY的電料是一般品的好幾倍價格阿


KEMET坦質電容,這東西在各年份的MAC裡都很多,我有印象以來,從迷你塔開始就見過這些電容



這些猛料用下來,這塊主機板成本真的很高,加上厚實的PCB…我能認同它的售價…

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待料,FX5200Ultra非常不好找,後來是拜託在某原廠工作的朋友才順利取得全新料件,本來中間也想過拆舊料,但是我希望這次的重工能夠讓機器撐到自然淘汰為止


看看CPU供電的三相穩壓設計,CPU的部份就用了14顆2200uF的日本Rubycon電容,這麼大陣仗的CPU供電,令人忍不住誇獎,可惜剛好遇到了2000年初日本電容電解液配方有問題的時候,所以這批機器都有爆電容的問題,這點是非戰之罪,絕不能說是蘋果偷料。



另外要注意iMac的機內空間很小,主機板上的電容特別難買,1800uF 63.V市面上的規格都是8X20,裝上去機箱會蓋不起來,務必使用原廠規格的10X16大小,否則都會出問題,這10X16非常難找,電容部份,類比電源部份換上發燒補品飛利浦電容,CPU供電部份不能隨便使用,必須要使用超低ESR的產品,最後請朋友訂一批日本化工高階的KZJ電容,這款電容跟主機板專用的KZG有點不同,KZJ是電器性能最好的型號,同時也適合於音響喔



初級濾波,這邊使用飛利浦/VISHAY的儀器級電容,這款電容廣泛使用於儀器設備,高階廣播器材,發燒音響上,更是很多發燒友喜歡使用的補品電容,電器性能優秀,壽命超長,當然,價格也是一般電容的好幾倍

要解決熱問題,要從好幾個地方一起下手,絕非一招半式就能解決
第一:熱處理能力,這個是原廠設計問題,有些機器先天體質就不好,這個可以靠別的方法強化,比如氮化硼或是奈米鋅等等,但是在這個案例上,份量十足的純銅散熱器,我不認為問題出在這裡

第二:熱傳導,散熱器表面需要平滑並且沒有氧化物,CPU沒別的導熱方法,就靠散熱膏,某些GPU表面比較粗糙,散熱膏好壞影響就更大,這次我希望GPU別再熱斃,先測量距離後去金屬材料行訂製銅片取代原本的導熱膠




第三:周邊影響,如果附近的濾波電容已經老化衰退,將會導致漣波增加,電源品質下降,導致半導體原件發熱,電容內阻增加,導致廢熱更多以及電源供應器負載更大,產生的廢熱就更多,所以周邊電路健康也是很重要的





第四:傳熱介面:乾不乾淨?風扇順不順暢?這些當然有重大的影響,不過老虎哥的機器不髒就是了,髒了可能更慘…
一件一件的顧好,也不能說一定會有很大的轉變,但是物理性能提升,絕對會有幫助的,只是看效果如何而已






機構設計,這代的iMac有著老虎哥個人覺得最美觀的純白壓克力外殼,但是機器相當沈重,拆開後發現,壓克力部份只用做外觀裝飾,與機構強度無關,所有的機電元件全部固定在一個金屬框架中,框架再由螺絲與壓克力外殼接合,而北橋晶片就用散熱膏與機身框架接合,將溫度傳給龐大的框架去吸收,實為高竿的設計。


原諒老虎哥再機身與背蓋接合的地方沒有留照片,這個設計堪稱工業設計典範,一個背板只用三顆螺絲固定,螺絲本身還是CNC切銷出來,內附止付C還的設計,防止螺絲掉出來遺失,背板看不到螺絲孔,背板與機身的結合只靠螺絲迫緊的壓力,但是卻是相當穩固,足以支撐重達8.4公斤的iMac,20吋的機型更重達11.4公斤,可見內部金屬框架的用料扎實,事實上,蘋果在PCB的品質上也下足了工夫,這片PCB是一般同級PC主機板的兩倍重,銅箔厚實是主因,在第一次解焊零件時,因為沒有高周波烙鐵,而把goot溫控烙鐵加溫加到發紅還解不下來,因為熱能一直被銅箔給帶走所致。在這個產品身上,看到蘋果對品質的堅持。



回到主機板維修的話題

主機板上機台


拔除舊的GPU



這個是陣亡的GPU,是台積電封裝的早期版本,也不一定是會GPU本體故障,也有可能是下面的錫點裂開,這點不得而知,反正呢,既然決定重工了,也不差這塊晶片,重點是這塊全新晶片得來不易啊



這塊是準備換上去的新版本



重新植球,把原本的無鉛錫球換成6\4有鉛錫球,減低之後故障的機率,但是實際上測試結果,並沒有顯著改善,該死掉的還是會死...



除錫前的PAD



除錫後的PAD



上機台預熱



回焊完成


更換電容跟GPU後的主機板



準備組合

銅片加工前


加工拋光後



安裝銅片不僅加強導熱,也可以增加熱容量,理論上對晶片只有好沒有壞,但是做這類改裝首重平行精密度,也就是平行的晶片總高度必須跟原本設計一樣,如果有一邊落差太大,造成哪一顆晶片與散熱氣接觸不良,那就要跟那顆晶片說再見了

我其實拆了兩次,第一次裝好後試開完成再拆一次,確定晶片都有完整的接合才再裝一次(我個性比較謹慎)

散熱器接合面加工前



加工後,有沒有像鏡子一樣阿~~



擠上MX2


這裡要特別注意

這裡後面有一個導光罩,用來給呼吸燈用的,這個地方我裝了三次才成功,裝不好呼吸燈會很暗…


這裡的線要理整齊,太凸出殼會裝不回去



開機成功,小白麥又回來我身邊了
修了好多台Mac,還是習慣我的小白麥



之後老虎哥就開始了業餘修Mac的興趣,從G4到C2D,但是長期維修下來,似乎GPU
與電源供應器是Mac普遍的罩門,但是電容部份只有這年份的機器會出問題,可以說確定是供應商的問題,在這次維修的過程中,可以看到蘋果良好的工業設計,不是老虎哥要唱衰台廠,但是看看現在市面上賣的PC,哪台打開能比的上蘋果"20"年前的工業設計?

12 則留言:

  1. 你好,我也是這台 主要變慢好像是硬碟的關係,請問您建議修還是換新的,謝謝您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覺得機器只要夠用是沒有更換的必要,畢竟3C產品是一直折價的,換一個硬碟沒多少錢就有明顯感受

    回覆刪除
  3. 請問老虎哥還有在"業餘維修iMac"嗎?在下的iMac 2006 C2D 2.0G 17'似乎電源掛點了,真希望它能復原....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四月底錢我人在台灣:)

    回覆刪除
  5. 那太好了,我要怎麼跟老虎哥聯絡?看在第一張圖是小弟電腦某次秀陡的"傑作",拜託老虎哥了,這幾天把電腦從倉庫搬出來了,隨時可以抱過去=_=

    回覆刪除
  6. 不過顯卡基本上是正常的,因為當時不能開機是疑似被老媽不小心拔掉電線才變成不開機,所以在懷疑是電源掛點...

    回覆刪除
  7. 老虎哥救命啊,請問老虎哥回國了嗎?啊~啊~啊~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20日要回美國,你還有需要我幫忙嗎?
      我的台灣電話0920 563 571

      刪除
  8.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回覆刪除
  9. 老虎哥在短暫返台的時間,已經盡力處理這部機器,希望它能為它的主人繼續工作下去。

    回覆刪除